想象一個工廠里,十幾臺AGV在一條通道上穿梭,有的送貨、有的取貨、有的還在排隊充電,熱鬧得像高峰期的地鐵口。
但你會驚訝地發現,它們彼此之間居然沒有互撞、沒有堵死——這不是運氣,而是背后有一整套“秩序感”的支撐。
途靈機器人就來聊聊:AGV多車共線運行,為什么不會亂成一鍋粥?這背后又有哪些關鍵機制在“默默指揮交通”?
1. AGV多車運行,難就難在“節奏協同”
我們先打個比方:
如果把一個AGV比作一輛送外賣的小電驢,那多輛AGV同時運行,就像一群騎手一起在小區里穿梭送單。
要是沒有人指揮,這群小電驢隨心所欲——不是在門口“會車”卡住,就是在樓下“堵成一團”。AGV也一樣,當多車共線運行時,更大的風險就是:路線重疊+任務重疊,導致“堵車”“撞車”“死鎖”。
為什么難?因為這些AGV可不是跑一圈就完事了,它們全天候在跑:
有的走A-B,有的走C-D;
有的載貨,有的空車返回;
有的還要??砍潆姌丁?/p>
而每輛車都在搶有限的路權和空間資源。
2. 避免碰車,靠的不是“禮貌”,是“調度腦子”
別幻想AGV之間互相謙讓,“你先走我等你”。它們不懂“禮貌”,但它們聽指揮——這個“指揮”,就是后臺的調度系統。
你可以把調度系統理解成一位智能交警+導航員的結合體,它干的事主要有三件:
路徑規劃: 誰走哪條路、拐幾個彎、避開哪個擁堵點,調度系統會先算好。
優先級分配: 有任務緊急的先走,充電的、閑著的可以靠邊讓一讓。
動態避障&重新規劃: 如果路上突然冒出障礙(比如人、叉車、落地的紙箱),它會實時調整行車路線,重新派單。
調度系統說一句:“A車等5秒,B車先走?!?AGV就會乖乖停住,毫無怨言。

3. 不堵路,全靠“節拍感”與“限流機制”
想避免堵路,光靠讓車是不夠的。調度系統還需要給系統“限流”。
什么意思?就像地鐵早高峰控制乘客進站一樣,AGV系統會提前判斷某條路線是否會擁堵,如果預判風險大,它就不會派那么多車走這條路。
甚至在一些關鍵路口、通道,系統會設置“交通信號燈”機制:
限制同一時段通行的車輛數量;
按照“單向優先”或“輪流放行”執行;
有時甚至會讓部分AGV繞遠一點走備用路線。
你以為它“走彎路”,其實是在“繞開紅燈”。
4. 避免“死鎖”才是重中之重!
最怕的是什么?不是短暫排隊,而是車互相卡住,誰也走不了——這叫“死鎖”,是AGV運行的大敵。
舉個例子:
A車要往前,前面是B車;
B車要掉頭,但被C車卡?。?/p>
C車也被D車堵住,結果四臺車全動不了。
為了避免這種“封死局”,調度系統有以下策略:
死鎖檢測機制:實時監測“車是否長期未動”,一旦判斷為死鎖狀態,立刻介入。
任務回滾/重新派單:部分AGV撤回當前任務,優先讓關鍵車輛先通行。
路徑重構:像玩華容道一樣,調度系統會靈活地“挪車”,一步步解鎖通道。
通行區預留:某些區域是“緩沖區”或“掉頭位”,平時禁止停車,一旦快卡死,就拿來臨時通車。
這就像象棋高手布局時,早早留下“活口”,關鍵時刻一招“騰挪”,全盤解困。
5. 真正高階的,是“車車協同”和“車線聯動”
調度系統聰明是一方面,AGV本身也越來越“懂事”。
不少高端AGV本身就具備“協同感知”能力:
車上配有激光雷達和視覺感知系統,能主動識別前方車輛,提前減速或等待;
某些品牌支持“車對車通訊”,彼此能傳遞位置、速度等信息,實現更柔性協作。
再進一步,AGV還能和周邊設備聯動:
滾筒線、升降平臺、立體庫等接口狀態同步;
哪臺車該在什么時候接駁、哪個區域有任務積壓,系統一清二楚。
這時候,AGV早已不是“一個個跑單的小工”,而是整個產線節奏的一部分——它們彼此聯動,分工協作,像一支精密的舞蹈隊,各司其職而不搶戲。
6.最后總結
AGV單車好用不稀奇,多車共線不卡殼,才是真正的系統實力。
很多廠商選購AGV時,只盯著“速度、載重、品牌”,卻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:多車調度能力和系統協同機制。
這就像買車不能只看馬力,還要看剎車系統、避震性能、智能輔助駕駛——不然一上路就亂套。
真正聰明的工廠,早就意識到:
不是“AGV多了能干活”,而是“調度強了才不打架”。
選AGV,更要選一套能讓車跑得快、停得住、拐得開的“團隊系統”。
如果你現在工廠里已經有3臺AGV,未來還打算加到10臺——那你更該從現在起,把“調度系統”這套核心能力,放到首位。
不然,等你車多了、任務雜了、通道擠了,你才發現:不是AGV不好,是系統不給力。
總部
王先生 166 2067 5888(微信同號)
座 機:0769 2221 6826
地 址:廣東省東莞市東城漢塘街26號E棟
東南亞越南分公司
電話:0084-9188 90910(文先生)
電話:0084-0335 355585(杜小姐)
電話:189 2527 1259(微信同號)文先生
地址:北寧省桂武縣鳳毛社毛豎村18號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