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AGV行業,有沒有聽過這樣的選型對話:
“你們這個AGV更大能載多重?”
“標準型1噸,加強型2噸。你要穩一點的,我們建議上2噸。”
“那就選2噸的,寧可大點,也別出問題。”
聽起來是不是很“保險”?但實際上,這樣的選型邏輯——在業內有個名字,叫“性能冗余”陷阱。
意思是:你本來只需要1噸的載重,但你非要選個2噸的,還覺得自己“很有遠見”。
結果呢?錢多花了,速度慢了,調度效率變差了,還讓整個搬運節奏出了問題。
途靈機器人就來講明白一件事:AGV載重選多少才合適?
別以為“大就是好”,選過頭的載重,很多時候是個甜蜜陷阱。
1. “載重越大越好”,聽起來對,其實錯得離譜
選AGV的時候,很多人會下意識套用買車邏輯:
“我今天只是拉幾個紙箱,但說不定將來要拉鋼板呢?先上個兩噸的AGV,以防萬一嘛。”
聽起來合理,甚至像“戰略眼光”——但真不是這樣。
AGV選型跟買SUV完全不同。SUV車大一點,你油多耗點而已。但AGV選型一旦冗余,帶來的問題是系統性的:
車體更重,運行速度變慢,路徑更難調度;
轉彎半徑更大,占地更廣,空間利用率變差;
能耗更高,維護更貴,充電頻率更頻繁;
系統搭建難度提升,調度系統算法復雜度也跟著上升。
一句話總結就是:你選了“大馬拉小車”,結果反而拖垮了全局效率。
2. AGV載重該怎么選?不是“寧多勿少”,而是“剛剛好”
載重該怎么選,真正專業的邏輯是四個字:夠用就好。
我們來拆一下選型邏輯,哪些因素決定你該選多少載重的AGV?
(1)貨物凈重 + 工裝/托盤重量
這是最基礎的參數:別只看貨的重量,托盤+夾具+支架的自重都要算進來。比如你搬的是200kg的料盒,用的是150kg的鋼托架,那你總載重是350kg。
(2)搬運容差(通常加10~15%為宜)
機械搬運不同于人工,可以靠經驗微調。為了保障安全穩定,一般建議在計算重量時加上10~15%的緩沖余量,但別超過20%。超過就是冗余,不是保險。
(3)搬運頻率 & 任務密度
這點非常關鍵。如果你的搬運頻率高、節拍快,建議選輕載高速AGV,即便貨不算輕也不要盲選重載機型。速度和精度比“更大載重”更重要。
(4)路線長度 & 是否有坡度
重載AGV一般更適合長距離、直線路徑,如果你的路徑中有復雜轉彎、坡道,選重型AGV反而容易出問題,容易打滑、卡頓、剎車不穩。
一句話總結:選AGV載重不是拍腦袋,更不是“保守選更大”,而是要匹配任務、匹配節拍、匹配路線,精算之后,剛剛好就是更好。

3. 為什么“冗余”反而成了隱形成本黑洞?
我們來舉一個真實案例:
某3C電子廠,正常托盤+物料一共600kg,為了“留足余量”,選了1.5噸的AGV。結果運行了一年后發現:
車子體積大,產線通道走著別扭;
平均運行速度不到標準AGV的70%;
調度系統始終調不出理想路徑,因為AGV轉彎空間不夠靈活;
每臺AGV的單位能耗比標準AGV高出30%以上。
更重要的是,他們原計劃一套系統配8臺AGV,結果因為冗余載重導致整體節奏拉長,不得不加車變成12臺,又多花了一大筆。
這就是典型的“買保險,變成了交罰款”。
所以說,性能冗余看起來安全,其實是在偷偷掏你的錢、耗你的效率。
4. 不同行業怎么選AGV載重?這些經驗別踩坑
以下是幾個不同行業的選型經驗,幫你做個參考:
3C電子行業
推薦載重:300kg~600kg
通常搬的是料盒、半成品、小批量物料,節拍要求高、路線密集,以輕載+高速為主,靈活性比大噸位重要。
醫療器械/實驗室場景
推薦載重:200kg~500kg
要求潔凈、平穩,貨物不重但需要精準控制。建議小型AGV+高精度定位,速度適中,重點是穩而不是重。
模具/五金/汽配行業
推薦載重:1000kg~2000kg
貨物重、形狀不規則,對載重和結構要求高,但搬運頻率低。可選中重載型AGV,但不建議選超重型號。
新能源/電池工廠
推薦載重:800kg~1500kg
托盤重量大、批次密度高。應在確保安全載重的同時,選用可批量調度的中型AGV,避免單車重負、調度吃緊。
5. 最后總結
總結一句話:載重選型,不能靠感覺,要靠計算;不能貪余量,要防冗余。
選大了,不僅錢花多了,反而效率打折,系統調度復雜,后期維護更重。
選對了,不光能省成本,還能讓AGV在系統中更快融入,跑得穩、搬得準、配合好。
總部
王先生 166 2067 5888(微信同號)
座 機:0769 2221 6826
地 址:廣東省東莞市東城漢塘街26號E棟
東南亞越南分公司
電話:0084-9188 90910(文先生)
電話:0084-0335 355585(杜小姐)
電話:189 2527 1259(微信同號)文先生
地址:北寧省桂武縣鳳毛社毛豎村18號路